近年,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企业正逐步从创业期走向成熟期,花卉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也受到冲击。
因此,如何转变花卉企业的经营理念,成为花卉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花卉报社与成都金申花卉研习所于2 00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成都市共同举办了首期中国花卉企业总经理研修班。
来自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企业精英们聚在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学习。在研修班里,有关专家分别讲解了“花卉企业战略实务”、“差异化营销在花木行业中的作用”及“管理在花卉企业中的价值表现”。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本版特将“管理在花卉企业的价值表现”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一劳永逸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存在的。
谈到“管理”,大家可能不会陌生,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从纯理论性的到把古典小说“水煮”,讲了不少的概念、模式,谈了不少思想、方法,这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为什么这样说呢?说它是好事,是因为大家都开始重视“管理”了,并由此表现出了对“管理 ”知识方面的巨大需求。说它是坏事,是因为有关“管理”的概念、模式、方法看多了,反倒使大家对“管理”不清晰了,使“管理”从实践中走出来,却难以再走回去了。
在现实工作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叹: “世界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没用的人多,有用的人少,能为我所用的人少而又少”等等。其实,这些感叹一般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数的不断增多而变得更加强烈,也可以说这些日常的工作感受,都是管理缺陷给大家带来的困惑。
有些企业领导者有个心结,怕别人知道自己企业的问题,这是我们在服务一个企业初期常遇见的。因此,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问题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一劳永逸的管理方法也是不存在的。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管理方法,那为什么还要去研究企业管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看看管理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价值。
作为管理研究者,我们有一个基本思想,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率。所有问题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并在一定条件下被诱发而产生。因此,我们研究企业管理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理由:
一是避免企业走向自杀;二是避免企业轻易被打败;三是争取企业健康长寿。
对一组调查数据的讨论
中国花卉产业虽然历经了20年的发展,但产业还不太成熟。为进一步了解“管理”对花卉企业的影响程度,我们对全国几十家花卉企业总经理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对“制约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外部因素”数据统计:55%的老总认为市场需求不清晰;55%的老总认为缺乏行业间经营模式的总结交流;50%的老总认为缺乏对花卉行业国际发展趋势的了解;32%的老总认为经销商缺乏忠诚度。
这组数据所透露出的信息与中国花卉企业这几年的高速增长的负效应相印证:花卉产业将由技术竞争阶段向市场整合竞争阶段过渡。
所谓“市场需求不清晰”,其中的核心是需求,也就是市场营销学中所重点研究的产品为谁而生产的问题。我们在与花卉企业的交往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们花卉从业者的意识,受传统农耕文化影响很深。
从管理的角度看,这种文化会制约经营管理者的认知,使其行为变得僵化,阻碍企业的发展。这就使得很多花卉企业过去更多的关注了两个问题:种什么花?怎么种花?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角度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企业在竞争初级阶段的行为表现,这个阶段最大的需求特点是“求”大于“供”。由于近几年来我国花卉生产规模的急速扩张,这一供求局面也将随之被打破,从其他成熟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供求关系的变化正是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信号,因为只有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将注意的焦点从自我中心转向需求中心,不断调整满足需求的方式。
二、对“制约花卉企业发展的技术性因素”数据统计:78%的老总认为生产成本和效率;59%的老总认为产品的栽培技术;55%的老总认为产品质量的不稳定;46%的老总认为生产和销售的不均衡性。
从这组数据来看,“生产成本和效率”受关注程度最高。有些资深的花卉生产管理人员认为:花卉生产靠的是经验和技术,与其他的工业生产不同,没有共同性。所谓的经验型技术,主要依靠人的特殊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其可复制性较差,由此带来的是企业管理风险增大,因为有特殊能力的人是不能去控制,而只能影响的。在这方面,我们已为花卉企业进行了两年的现代工业生
[1] [2] [3] 下一页
超低价代办注册北京公司,服务热线:010-82022548 82022203(北太平庄) 58697855 58697599(建外SOHO)
声明:本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