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标签的功能,它是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标志。局外人对遛狗人的评价往往是"这人过得还不错"或"这人活得还潇洒"。这样的评价就是一种价值认同,得到这样的价值认同足以使人信心倍增。
受宠者,何物?
盘点宠物品种,在受宠的动物群落中大致有这样几大家族:狗族、猫族、鸟族、
水族。它们以各自不同的特点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宠爱。
狗族、猫族是比较高贵的动物,价格高则数千乃至数万元,低则数十数百元,而且它们的消费也高,食品食料、医疗保健、卫生清洁等各项开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只有收入较为丰厚的丁克族和单身族才有能力宠爱它们。除了费用因素外,猫、狗族和人类的情感更易沟通,更富有亲和力,更善解人意,所以,它们更能满足丁克族和单身族的情感需要。在猫和狗之中,又因其性格特点的不同,分别受到不同性别丁克族和单身族的偏爱。一般而言,狗以其对人类无与伦比的忠诚受到男人和女人的一致青睐。但和猫相比,狗少了一些沉静和温顺,多了一些调皮和粗野。因而狗只能赢得多数男人的宠爱。多数女人更乐于宠猫,因为猫更能迎合女人的心态。虽然,猫狗受到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士的宠爱,在宠物界春风得意,在人群中出尽了风头,但它们却难逃晚年被抛弃的悲惨。因为它们对人类的世故、功利与无情毫无了解,所以它们还以为在它们年迈体衰、失去活力的时候会始终如一地受到主人的宠爱。它们的悲哀就在于它们过于轻信人类。
以鹦鹉、
画眉为代表的鸟族,一般是以悦耳的叫声赢得人们的宠爱。但毕竟鸟类和人类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生存空间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加之人类对鸟类的伤害太大,鸟见了人唯恐避之不及,怎敢主动与人靠近?人类要博得鸟类的信任是需要百般耐心和时间的,而有这种耐心和时间的人只有夕阳族。夕阳族不仅有百般的耐心和充足的时间,而且更富有慈爱之心,所以鸟类更愿意接近夕阳族的老人。而老人之所以宠爱鸟类,除了在养鸟、看鸟、听鸟语的过程中可以驱散内心的寂寞、释放沉积的爱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鸟和猫狗比起来,它们的价格不高,食量不大,其他消费也比猫狗低得多。这符合他们的收入状况和一贯节俭的生活习惯。值得一说的是,鸟类扮演宠物的角色始终是人类的一厢情愿。鸟类即使对人类没有恐惧感,它们也不乐意成为人类的笼中之物,它们虽然弱小,但骨子里特有的矜持决定了它们居高临下的生活态度。它们因此向往飞翔,向往自由,向往广阔的天空。它们成为人类的宠物不是它们的幸运,而是相反。
在水族中,受到人类普遍宠爱的是鱼。鱼的最大优点是观赏性强,同花一样,它们对人能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但花是静止的美,鱼是动态的美;动态美和静态美是两种不同境界的美。所以人们乐于养花,更乐于养鱼。水族中,除观赏性强的鱼类受到人类的宠爱外,
乌龟、螃蟹等看似丑陋、愚笨的动物也慢慢成为水族中的新宠。尤其是稚童族,他们已开始冷落他们一直钟爱的小白兔,移情于小龟小蟹。不知是"丑到极致便是美"的原理在起作用,还是小龟小蟹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乐趣,稚童族的爱好很多时候成年人是说不清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动物一旦成为他们的宠物大多逃不过夭折的命运。
施宠者,何人?
尽管我们毫不夸张地认为我们已走进宠物时代,但在这个时代里也并非人人都在宠物,宠物者只是在某些阶层具有普遍性(它足以从一个社会侧面反映这个时代的某些特征)。稍作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热衷宠物者大致是丁克族、单身族、夕阳族、稚童族四大阶层的人士。
丁克族之所以是"丁克",就在于他们崇尚自由,重视自我,因而只要婚姻不要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二人世界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夫妇二人不可能时时刻刻相依相伴,一方不在另一方就难免遭受寂寞的袭击;再者,即使二人时刻厮守,对衣食无忧的丁克族来说也需要爱情之外的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超低价代办注册北京公司,服务热线:010-82022548 82022203(北太平庄) 58697855 58697599(建外SOHO)
声明:本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