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拄双拐的伤残农民,从前种地求别人,6年后,他成为名声在外的狐貉养殖大户,许多人登门求技术。这个人就是大安市两家子镇农民张静东。
10年前,张静东被车撞成重伤,使并不富裕的5口之家雪上加霜。一家人仅靠20亩田维持生活。张静东病倒了,种地求人,人情重,费用高,加之年成不好,只好靠借钱度日。日子是人过的,腿虽残了,可张静东的脑子没残,他冥思苦想,决定破釜沉舟——养狐貉。
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妻子不同意,可也拗不过他。张静东说干就干。他求人到城里买相关书籍,起早贪黑学习。弄懂方法后,他犯愁了:身无分文,拿啥去干?住院期间,他已欠下不少债,实在张不开嘴再去借。他试探着去当地信用社贷款。说明来意后,信用社决定给予支持。可信用社一般农户最高限额只能贷款5000元以下,而种狐、种貉各一组(每组3只)需要贷款4000元,加上购置设施和一年的饲料费用,共需贷款近万元。经过请示,上级联社同意了。
拿到贷款,张静东甭提多高兴。
他买了蓝狐、貉子各一组,开始创业。经一年精心饲养,当年就卖出了4只种狐、3只貉子,赚了5000元,除偿还部分贷款本息外,他又买了两只雪狐,自留种狐6只,种貉5只。2004年,为解决饲料存储问题,信用社又帮他贷款6万元,建成近30平方米的能储存4吨碎牛肉和牛肝的冷冻库,保证了各个季节都有充足的原料供应。
有心人,天不负。经过6年的拼搏与跋涉,张静东的养殖事业已发展到年存栏种狐200只,种貉50只的规模。从去年开始,一年出售皮张都要在400件左右。他还通过努力,研究出了人工授精新办法,解决了狐貉“空肚”问题,既保证了产仔能力,也节省了一定的饲养成本。
尝到技术甜头儿的张静东,今年成立了养殖技术辅导站和人工授精中心点,“胃口”更大了:年产狐仔500多只,貉仔200多只,预计年产皮张700件以上,销售3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与外地客商签订单最大的养殖户。张静东身上憋着一股劲儿:今年净收入5万元,明年目标是15万元。
(大勇长青彦明记者翟劲涛)
超低价代办注册北京公司,服务热线:010-82022548 82022203(北太平庄) 58697855 58697599(建外SOHO)
声明:本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