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推广,林地流转制度逐步放宽,造林环境优良的四川进入森林经营的“
黄金时代”。许多大企业纷纷出手,一片片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在川边山区拔地而起。
然而,“营林热”的背后潜藏隐忧:新兴的森林经营模式中,有效的市场风险平衡机制和稳定的政策支持仍然缺位,作为一种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林业经营的抗风险能力让人担心。
投资风险:高额收益很难说 从攀枝花市仁和区金江镇金江村宝安营山上极目望去,无患子林深似海。
在大友(攀枝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景鹏看来,5年挂果、10年进入盛产期的无患子,“一棵树可采果100公斤左右,一亩林地可收获4000多公斤、收益上万元。”陈景鹏还有一幅蓝图:用5年时间发展无患子10万亩。
汇森林业总经理白跃成则看好尾叶桉:1亩桉树1年能长1立方米材,且5年成材,砍伐后还能在茬口上接着长。“一亩总投入不过2000多元,12年内收益不会低于5000元。到2010年,我们将投资3.8亿元建2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然而,森林产业是否真能实现每亩数千甚至上万元的年收益?
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且不说林地流转时高额的前期投资,光人工林从造林到成熟期间的管护投入、采伐林木投入以及费税等成本性支出就已相当可观,经营中还面临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盗伐等人为风险。
从省林业厅公布的数据来看,以桉树、杨树等速生树种为例,即使在收益最好的情况下,投资收益也不会超过20%,常见树种的投资收益则在10%—20%之间。
经营模式风险:市场波动难预测 与天然林不同,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生来就面向市场。在这条产业链的利益纽带上,串联着营林户、加工企业、销售市场等多个环节。如何规避和平衡市场风险,眼下却还没有形成有效机制。
速生丰产林、经济林高产出的诱人前景,背后是高投入、长周期:一个生产周期最快也要5至8年,这期间发生的轻微市场动荡也可能诱发“蝴蝶效应”,让企业、林农之间本就脆弱的利益纽带扭曲断裂。
尽管部分加工企业和营林户之间约定随行就市,可一旦板材价格大幅下滑或上涨,谁“背”得动这么多木头?
政策风险:配套不足束缚多 作为国有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地资源与土地资源一样受到严格的政策保护和调控。尽管林权改革发展迅速,但林地采伐限制标准仍然十分严格。
近年来,国家对森林采伐指标的控制十分严格,对保护生态和森林资源收到明显效果。但基层反映,如果对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同样严格控制采伐指标,将加大营林成本,影响投资者和林农的积极性。
正如国
[1] [2] 下一页
超低价代办注册北京公司,服务热线:010-82022548 82022203(北太平庄) 58697855 58697599(建外SOHO)
声明:本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